尘肺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尘肺病的危害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隐匿性比较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等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尘肺病的预防
(一)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湿式作业:如采用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
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
凡是长期在 85dB(A) 以上噪声环境下工作的,都可能发生职业性噪声聋。
症状:除了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导致噪声聋之外,还会诱发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职业禁忌:患有听觉器官疾病,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禁止从事噪声作业。
噪声的预防
预防措施:
作业场所应当采用吸音材料、消声器等隔音措施。噪声作业时应当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控制工作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后暂时离开噪声环境,恢复听力。定期检查听力。
编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